
硬盘录音机
宣布日期:2018-12-12 浏览量:1731次1.硬盘录音机原理
硬盘录音机的原理是先将音频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后,经数字信号(DSP)处理后纪录在硬盘上,放音时,先将硬盘上已纪录的数据读出,经数字信号处理后进行D/A转换恢复模拟信号,由此可知,对信号进行的转换和前面的数字磁带录音并没有多大区别,实质区别是在磁盘上纪录声音数据。
磁盘外貌上有许多磁道,这些磁道是以盘心为同心圆向外向内排列,划分为00磁道、……高位磁道,然后为备份磁道及启停区。每条磁道又分为若干等份,如分成八段,在盘面上形成一个类似扇面的八个区域,称每个区域为扇区,在每个扇区上的一段扇形磁道上,纪录着数字声音信号、同步信号、伺服信号及地点码,图5-19所示为硬盘外貌示意图。
1)磁饱和纪录 数字声纪录存储在磁带或磁盘上接纳的方法,是在模拟信号磁纪录基础上生长起来的一种磁饱和纪录方法,套于磁头上面的线圈馈以数字声的二进制脉冲码电流使磁头爆发磁场,当磁带与磁头接触会使纪录载体上的磁介质爆发标记二进制“0”、“1”数码的饱和磁体,当读取纪录信息时,依据磁电感应,饱和磁体可在相对应磁性载体运动的磁头上,感应出与“0”、“1”数码相对应的电动势,从而重新恢复纪录前的数字声,磁性载体上的磁介质被磁化的偏向会因为磁化场偏向差别而差别,关于R-DAT接纳斜向磁化纪录方法,而S-DAT以及磁盘机主要接纳纵向磁纪录方法,磁带、盘面磁化偏向与磁带、盘面水平面偏向平行,又称为水平纪录方法。
磁盘机是接纳饱和磁纪录方法,将数字音频信号纪录在磁性盘片上,然后利用峰值检测的要领拾取磁介质磁化偏向翻转时爆发的电动势,从而重新获取到数字音频信号,磁盘机的读、写磁头均由高导磁率的软磁质料和绕组组成。磁盘的磁化与磁带差别,考虑到恒久接触会磨损磁盘,损坏后不像磁带那样可任意取出更换,因而接纳磁导率很高的磁头,以致磁头与盘片有一定间距,称为浮动间隙或磁头航行高度,属于非接触式,而磁带机的磁头与磁带为接触式。
(1)写入历程:当磁头通电后,在磁头前隙四周形成漏磁场,磁头漏磁场可近似等效于一些半圆。将其磁场剖析为水平Hx,笔直Hy两个分量,用水平分量作为盘片磁介质的磁化场,形成纵向纪录方法,磁头浮动间隙越小,介质上的磁场强度越强,此时水平磁场的最大值在磁头前端漏洞的中心并向两侧逐渐减小,于是在盘面的横截面上磁化深度为半圆形状,写入电流巨细应适中,不可过大或过小,写入电流过大会使水平磁场向两侧扩散,从而减小盘面的纪录密度,写入电流过小,介质不可充分饱和磁化,可使纪录信号爆发误码的可能性加大。
(2)读出历程:磁头读出信号依据电磁感应定律,信号幅度与磁介质磁场强度的变革率,强度及绕组圈数成正比,因为这些物理量受到磁头转速,实际宽度及绕组体积限制,所以读出的信号还必须由读出电路处理,处理后的信号幅度可满足要求。
(3)重新写入:硬盘机在已纪录数据的磁盘上重新写入新数据时,不需要抹去盘面上原有的剩磁,新写入的数据位爆发的磁化偏向,若与原数据位的磁化偏向相同,则坚持稳定,若相反的磁化偏向在写入电流的作用下爆发反转。
2)硬盘机磁纪录的基本参数
(1)硬盘的柱面、面(头),磁道和扇区,硬盘为原型的磁介质,与柱面(磁道)、磁面、扇区的方法事情,一个硬盘可以有几千个小柱面(磁介质片),一个柱面单位可以有2个,4个,8个子面,一个面可划分为40个、80个、……数目的纪录轨道(磁道),一个磁道口可划分为若干圆弧段(扇区512个字节),一个硬盘的容量即是硬盘的柱面数×面数×扇区数×扇区的字节数,以GB体现,如20GB,40GB,84Gb容量的硬盘,这些参数在硬盘装置和设置是很是重要,一定要设置正确。
(2)存储密度。存储密度分为磁道密度及位密度两种参数,磁道密度指磁盘径向单位长度的磁道数。位密度表征单位长度的磁道上纪录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
(3)存储容量。存储容量及存储二进制数码的总数是以位数或字节数计量,盘算机硬盘容量的巨细可以用多种要领丈量,最简单的要领是直接用DOS命令CHKDSK C。有些盘算机在开机时直接显示出CPU型号,时钟频率,内存巨细,硬盘容量等参数。
(4)平均存取时间。指磁头从起始位置抵达所要求的任意位置,并完成写入或者读出所需要的全部时间。
(5)捡读时间裕量,以捡读窗口宽度Tw与最大峰值偏移量之差界说捡读时间裕量。
(6)区分率。
(7)误码率。为硬盘机与主机连续传输数据中单位时间泛起的过失位数。
3)数字编码 为了提高磁纪录密度,增大存储容量,降低误码率,上述的磁纪录方法的写入和读出在写入时,纪录“1”是用饱和磁化,让盘面的磁层介质磁化偏向翻转以纪录新信息,如纪录“0”磁层的磁介质不翻转,读出时在磁化偏向翻转处读出磁头上感应的电动势幅值最大,利用峰值检测的要领还原信号“1”,就是见“1”翻转的不归零制磁化翻转纪录方法。但在此历程中会因种种滋扰而使还原的“1”偏离正确的位置,需要在被纪录的数码序列中插入同步时钟序列,以便在读出的数码序列中检测已爆发的偏移数码,将插入时钟或对纪录数码序列重新编排来抵达此目的,操作称为数字编码,具体的编码方法有不归零制、FM调频制、MFM革新调频制和2-7RLL制。
目前硬盘机中常接纳MFM、2-7RLL编码,因为他们具有自身同步能力并且减少了盘面磁介质磁化偏向翻转次数,从而提高了纪录容量。
硬盘机结构
硬盘机的基本结构,如图5-20所示。目前常使用的硬盘录音机型号有VS-1680硬盘录音机、RolandVS-1690、KORG D-16、AKAI DPS-16、AKAI DPS-24等。它们配合的特点是体积小,功效强大,并配置小型数字调音台,因而常称它们为便携式硬盘事情站,KORG D-16不但体积小,另有其奇特的模拟式操作平台。
硬盘分区
新的硬盘在未使用前必须先进行分区,以便装置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一般销售商已进行分区,通常按一定容量分成几个区域,这就是C、D、E盘,当硬盘已做了分区,并使用了一段时间,不要轻易再进行分区,不然硬盘上存储的软件和数据将会全部消失,并且不可恢复,但当有病毒时,盘算机不可正常事情,而杀病毒又无济于事,这时就要进行花样化,为了不使原来存放的文件丧失,在存储文件时请用D、E,不要用C,因为C盘存有操作系统,在花样化时会连同生存的文件一起删除。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下载二维码